| |||||
|
|||||
沿著蘭坪路邊上的一條老巷子走進東風小區,95歲離休老黨員曹善文同志就住在這里,滿頭銀發的他正精神抖擻在觀看時政新聞。 1927年出生于山東日照的曹善文,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追隨共產黨走南闖北,參加了全中國的解放戰爭。1956年在黨組織安排下,他到當時上海電業局(現上海電建機械公司)擔任某部支部書記,繼續為黨的事業奮斗。 聊起當年的戰役,曹老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將他的故事娓娓道來。 “有一種信仰叫,跟著共產黨走,沒錯!” 1945年,曹老親眼看到本村的一個鄰居在過河堤時被日本哨兵無緣無故地槍殺了,年僅18歲的他十分憤怒?!澳菚r候日本人打死人、打傷人根本找不到地方說理去?!比缃窕貞浧疬@段歷史,老人依然很氣憤。后來,村里陸陸續續有人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軍隊參加革命,一聽說參加八路軍就可以打日本人,想也沒想就與同村的幾個老鄉在姨媽兒子的帶領下入伍,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我參加游擊隊后,八路軍教育我們說要時刻依靠群眾,要為人民服務?!辈芾险f道?!拔覀円婚_始都沒有正式的軍裝,是等到1945年8月15日那天,日本投降后的那個秋天才穿上,當時勝利了,大家每天都敲鑼打鼓地慶祝,生活也慢慢好起來,從那時起,我就相信跟著共產黨走,沒錯!” 說起在部隊的經歷,曹善文老人十分感慨?!爱敃r,我是在后勤部工作,看到在前線的士兵沒有吃的、喝的,真的很著急。我就想要千方百計保障好前方部隊作戰?!?/p> “1946年開始,國民黨軍隊進攻相當厲害。為了想辦法突破國民黨軍的圍堵,打斷蔣介石軍隊的封鎖,我當時所在的部隊就決定向上海方向挺進。我們的裝備與國民黨相差很大,等成功抵達上海外圍地區,隊伍已經只剩下不到一個團的兵力。面對他們的封鎖,我們采取了不正面進攻,多與他們周旋的運動戰。我當時就一個信念:不能怕死,相信黨,相信部隊,要勇敢地往前走?!?/p> 聊起自己的入黨經歷,曹老笑了笑?!爱敃r以為加入了八路軍,我就是加入共產黨了!”1946年,未滿20歲的曹善文積極申請,經過指導員同意,加入中國共產黨?!凹尤胫袊伯a黨就一個信念——為人民服務?!?/p> 1949年后,經調整,曹老加入陳毅統帥下的第三野戰軍,隨部隊參加了上海解放戰役。 在交談中,曹老還拿出幾枚勛章,十分鄭重地別在自己胸前,它們是浴血榮光的紅色印記,戰爭到和平、從抵御外敵到內部建設的歷史見證。 “有一種苦難叫,光榮!” 上海解放后,在那年代,食品尤其匱乏,吃飯要糧票,吃肉要肉票,所有物資都是計劃供給,而物資短缺是最大的問題。對于上海這座大城市而言,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吃菜問題,成為當時市委市政府的當務之急。50年代末60年代初,曹老響應號召,同大部隊渡過長江,奔赴崇明島、長興島,參加圍墾,從大海里撈出土地,讓荒灘變良田,建設農副產品生產基地。 由于當年開荒圍墾的機械化程度很低,用的就是人海戰術,拼的就是超強的體力和毅力,曹老全靠一根扁擔,兩個肩膀,一副泥筐,一擔又一擔,即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也是如此。在淤泥地里穿著鞋沒法走,大家就打赤腳。開荒過程中修筑堤壩很關鍵,當時風高浪激,投下的草袋土塊被風浪卷走時,曹老和戰友們奮不顧身地跳到水中,筑起人墻,用身體去阻擋浪潮。 曹老說:“崇明島、長興島開荒,是一首和平年代的光榮史詩,這大片的土地是英雄們從大海里撈出來的?!?/p> “有一種事業叫,’民族之光’?!?/strong> “剛解放時,上海百廢待興……”曹老回憶到,“上海也是中國電力工業的發祥地,在百年電業發展進程中,電力產業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傳承紅色基因,書寫“民族之光“新篇章,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成為黨和國家最信賴的依靠力量?!?/p>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的電力建設艱難起步。在黨和政府的關心重視下,在學習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我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掌握了關鍵技術,在建設規模、經濟效益、規劃設計、裝備制造等方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p>
如今,黨的二十大即將勝利召開,在得知自己曾奮戰大半生的電建事業,正在推進國家的一系列重大電力工程建設,落實國家“3060”戰略,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時,作為一名“20”后黨員的曹老,拉著年輕建設者的手,一邊點贊建設成果,一邊追憶起上海電力建設的崢嶸歲月,連連囑咐:“電建事業是一份光榮的使命,希望你們繼續努力,不要忘記初心,為國家的電建事業多做貢獻!”
| |||||
【打印】【關閉】 | |||||
瀏覽次數: | |||||
上一篇: 下一篇: |